
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产生高下浮比率中标现象的思考
原价 ¥ 20.00
促销价 ¥ 1.00 评分 4.4
报错
- 详情
- 2021-03-23
- 简介
pdf
- 152KB
- 页数 2P
- 阅读 94
一种最直接的看法就是深圳现行的各类计价标准并不能反映建筑企业的平均劳动水平,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建筑企业机械化水平的日新月异,计价标准已经跟不上行业自身发展的步伐。以这种计价标准作为计算标底的依据,必然导致了高下浮比率中标现象的出现。笔者不认同这种看法,深圳现行的各类计价标准是建设造价管理部门经过多年测算而得,并随着工程行业的发展适时地调整工料机用量。应该说。其测定的工料机消耗标准基本是反映当前建筑行业平均水平的,从工料机的单价来看,造价管理站每月公布的价格信息也基本能反映当前的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因此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另一种看法就是既然以各类计价标准计算出的标底价格反映的是建筑业的平均价格水平,而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反映的是个别企业的实际价格水平,因此出现高下浮比率中标的现象是正常的。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固然从理论上来说是站得住脚的,如果确是这样的情况。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相关推荐
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产生高下浮比率中标现象的思考 152KB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中标问题的探讨 35KB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审研究 116KB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对策 123KB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应用研究 198KB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实践 551KB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研究 27KB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体系的研究 165KB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中量化因素的设置 189KB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招标文件 48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