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 2021-04-26
- 简介
pdf
- 631KB
- 页数 5P
- 阅读 95
- 下载 38
根据甘肃东部11个剖面黄土微结构、湿陷系数、凝聚力的测定和西安刘家坡剖面孔隙测定,研究了黄土孔隙度、湿陷性、抗剪强度及颗粒成分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和成因。结果表明,孔隙度高、湿陷强和抗剪强度弱的层位是风化成壤弱的黄土层,孔隙度低、湿陷弱和抗剪强度大的层位是红色古土壤或风化成壤强的黄土层。黄土地层工程物理性质在垂向上具有波动变化特征。第四纪冷干与温湿气候的交替和由此产生的成壤过程变化,是造成黄土地层工程物理性质波动变化的根本原因。黄土湿陷性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弱的成壤过程中产生的,是草原地带灰黄色土壤具有的特征。在不同地区,湿陷性黄土分布深度存在差别。干旱区分布深度比湿润区大。在干旱区,强湿陷黄土分布深度可达12m,中等湿陷黄土可达17m,弱湿陷黄土可达20m以上。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相关推荐
黄土高原西部黄土工程物理性质及其成因 631KB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中龄林土壤碳汇 517KB
黄土高原土石山区碎石分布特征及其导水性质分析 351KB
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问题探究 124KB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幼林碳密度动态变化 395KB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906KB
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49KB
黄土高原寒冷地区混凝土施工措施 236KB
黄土高原废弃窑洞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评价 89KB
土的组成及物理性质分类 43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