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造价学术 >造价其他资料 > 大清河流域洪水期水质变化分析及评价

大清河流域洪水期水质变化分析及评价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6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1-04-26
  • 简介
  • pdf
  • 255KB
  • 页数 3P
  • 阅读 70
  • 下载 26
根据大清河流域降水特性,对大清河流域的控制站望宝山站2005~2009年水文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和非汛期水质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体污染程度与洪水过程有关,pH值、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2005~2009年汛期比非汛期值要高;而汛期总硬度和溶解氧质量浓度低于非汛期,其他各项指标值与非汛期相比变化值不大。说明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大清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从污染指标上看,主要来自于农业用地。改善水质,必须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只有充分发挥工程拦蓄、植被过滤的作用,才能减少水质污染;只有加强中低产田改造,进行坡改梯,才能减轻面源污染,才能改变水质污染的现象。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