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 2021-04-27
- 简介
pdf
- 193KB
- 页数 2P
- 阅读 91
- 下载 21
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尤其以建筑艺术为代表,传统中式建筑形态开始受到西方建筑形态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中国建筑师开始外出求学,西方传教士流入,产生了以教会大学为代表的大批中西合璧的中国近代实验性建筑。开始了对中国传统建筑形态的吸纳、转变和再创造。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他受聘于当时的南京政府并主持编制《首都计划》,同时担任“首都建设委员会”建设顾问并负责南京的城市规划。在中国,他分别主持设计了雅礼、清华等多所大学校园的设计工作,是当时中国“古典建筑复兴思潮”的代表人物。他在中国期间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近代传统建筑形态同当时西方先进材料工艺的碰撞和融合。本文主要以亨利·墨菲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近代为时代背景,将亨利·墨菲对中国近代建筑形态转变的影响加以论述。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https://ftp.zjtcn.com/ask/m7cokajr77o0s88b.jpg)
a512760***
擅长:
土建 电气 给排水
- 4.5
服务
- 7
商品
- 282
人气
相关推荐
浅议亨利·墨菲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193KB
浅议亨利·墨菲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80KB
浅谈西方建筑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 191KB
中国近代建筑概况 237KB
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 230KB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文化视野 162KB
早期西方建筑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影响的三条渠道 1.3MB
工业文明与中国近代建筑文化 116KB
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范式 1.4MB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中国近代建筑保护 65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