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 2021-04-27
- 简介
pdf
- 771KB
- 页数 6P
- 阅读 68
- 下载 36
某水利枢纽区构造基本格局形成于早白垩世的燕山运动,此时构造应力场以NE向为最大主应力方向,形成了规模较大的NE向百兴向斜;渐新世以来,区域表现为大面积的间歇性隆升,构造应力场转变以NW向为最大主应力方向,形成坝区占统治地位的NE向构造,在坚硬的岩层中形成大量节理裂隙,软弱岩层中则表现为塑性变形。这种构造特征对岩溶的发育具有控制性作用:(1)构造发育史控制了岩溶发育演化史,(2)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导致岩溶的多层性及继承性,(3)褶皱限制了岩溶呈NE向带状分布,(4)不同岩层内构造特征相异导致岩溶仅在某些岩层内较发育,(5)节理裂隙控制了岩溶发育的部位及形态规模。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相关推荐
某水利枢纽坝区构造特征及其对岩溶发育规律的影响 771KB
大坪山隧址区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规律的影响 509KB
渫水皂市水利枢纽坝区崩塌堆积体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528KB
龙塘水库岩溶发育规律及渗漏问题分析 205KB
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下坝址岩溶发育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 316KB
乌江彭水水电站坝区岩溶发育规律分析及工程意义 1.2MB
河口村水库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对水库渗漏和防渗设计的影响 1.9MB
水利枢纽工程坝型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 95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