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 2021-04-27
- 简介
pdf
- 189KB
- 页数 5P
- 阅读 99
- 下载 32
针对茨哈峡水电站坝址区出现的倾倒变形破坏现象,本文通过阐述研究区左岸4#倾倒变形破坏的地质环境和特征,分析倾倒的成因以及形成机制。结合现场勘查研究区岩层倾角变化幅度、层内最大拉张量、岩体卸荷变形、岩体风化程度、岩体波速特征等指标,通过计算岩体完整性系数Kv对倾倒变形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岩体倾倒变形现象主要出现在茨哈峡水电站坝址区左岸岸坡,砂岩板岩以及互层状岩层存在和中陡倾薄层反向斜坡是其发育的根本原因,卸荷和风化作用加速了岩体的倾倒过程,岩层厚度也对倾倒过程有影响。倾倒变形破坏类型包括卸荷拉裂破坏、弯曲倾倒破坏和崩塌破坏。将岩体倾倒程度划分为强烈倾倒区、中等倾倒区、弱倾倒区及微倾倒区,岩体倾倒程度等级划分能够为后期边坡治理开挖,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布置提供理论依据。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相关推荐
茨哈峡水电站4#倾倒体变形程度分级研究 189KB
苗尾水电站坝肩岩体倾倒变形程度分级体系 250KB
黄河上游茨哈峡水电站4#倾倒体稳定性研究 2.2MB
黄河上游茨哈峡水电站4#倾倒体稳定性研究 10.6MB
黄河上游茨哈峡水电站4#倾倒体稳定性研究 1.8MB
里底水电站坝址右岸倾倒变形岩体成因机制和变形程度 376KB
某水电站倾倒岩体基于UDEC变形评价方法研究 1.4MB
茨哈峡水电站Ⅳ~#滑坡稳定性研究 1.1MB
苗尾水电站坝址区倾倒变形岩体发育特征 1.5MB
茨哈峡水电站3#变形体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1.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