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 2021-04-27
- 简介
pdf
- 436KB
- 页数 6P
- 阅读 72
- 下载 27
结合某公路隧道工程,以现场地质调查和监测资料为基础,在结构面发育且可能发生大规模塌方的围岩洞段,根据现场实际统计的优势结构面产状,采用关键块体理论、非连续变形方法(DDA)首先确定围岩主要的失稳破坏模式,然后运用连续介质分析程序FLAC,在DDA方法确定的围岩实际变形破坏塌方形态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分析,评价围岩的整体稳定性及加固措施的有效性。分析表明,围岩破坏的主要模式为受结构面控制的局部块体的失稳,工程开挖后围岩不会发生大变形,这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为安全施工提供了保证。采用非连续变形方法和连续介质计算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隧道工程塌方稳定性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方法和经验可为类似工程参考并借鉴。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相关推荐
公路隧道局部塌方洞段的围岩稳定性评价 436KB
基于可拓学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97KB
何家庄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145KB
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探讨 68KB
大型水工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 442KB
基于动态围岩分类的高速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1.2MB
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改进熵权-属性识别模型 137KB
关键块体法在某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199KB
大相岭深埋特长隧道岩体构造损伤分析及围岩稳定性评价 1.1MB
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3.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