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造价学术 >造价其他资料 > 三门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三门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三门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5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1-04-27
  • 简介
  • pdf
  • 68KB
  • 页数 1P
  • 阅读 77
  • 下载 28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推动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跨越的巨大力量,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关键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市场和环境的制约,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公共媒介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将影响到消费者利益和一个地区的声誉,而且还会对整个行业和产业构成威胁,甚至带来灾难性、毁灭性打击。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重大,压力重大。近几年,三门峡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该市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突出苹果产业,提升质监检测水平;依托物联网,探索新型农产品监管模式;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标准化;整合农业信息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三品一标\"产品监管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力有效,农资市场经营秩序较好,检验检测工作有序进行。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实施了苹果、无公害蔬菜、食用菌、大枣、烟叶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标准化项目61个,其中国家级项目5个、省级项目8个、市级项目16个、县级项目32个。该市共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1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2个,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9个。2010年三门峡市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创建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市,成为全国第3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继续将农业标准化放在首位,努力实现农产品无害化生产、品牌化上市和健康化消费,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