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 2021-04-27
- 简介
pdf
- 194KB
- 页数 6P
- 阅读 71
- 下载 34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由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依靠知识与监测无法完全认识其复杂的演变机制,是一种典型的\"灰色系统\"。基于灰色理论的模型在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地质灾害的复杂性,这种以模型为核心的评价方法难以抽象或概化出模型所需的条件,因此出现了评价方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不兼容\"现象。传统的方法是利用人为的主观判断来获取评价模型所需的条件,不可避免地带来评价的随意性与主观性。通过引入信息熵理论,对传统的灰色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灰色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四川青川县为例,对该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相关推荐
基于信息熵的灰色模型在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以四川青川县为例 194KB
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在水电工程评价中的应用 150KB
GIS综合评价模型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的应用 527KB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福建山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以清流县为例 263KB
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研究——以贵州黔西县为例 554KB
基于MATLAB的灰色熵权管道风险评价模型 948KB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查评价——以藏中地区为例 119KB
川藏公路然乌—东久段地质灾害定量评价——“地质灾害熵”概念的提出和应用 851KB
灰色关联模型及其在制造工艺评价中的应用 53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