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造价学术 >造价其他资料 > 基于生态文明的半干旱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的半干旱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的半干旱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7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1-04-27
  • 简介
  • pdf
  • 1.3MB
  • 页数 7P
  • 阅读 59
  • 下载 35
土地资源面积的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造成了其供给稀缺性;而土地资源具有养育、支撑、资源和资产等功能,其需求旺盛;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与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笔者运用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立足生态文明角度,从供求方面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探讨,以山西省大同市为案例区.研究结果表明:(1)由耕地需求量、建设用地需求量和生态用地需求量构成的土地资源综合承栽力总需求,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总需求分别为0.5309、0.5542、0.5770、0.5797和0.6030;其总体趋势增加;(2)由耕地支撑能力、建设用地支撑能力和生态支撑能力构成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供给,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供给分别为1.423、1.466、2.104、1.531和1.509;(3)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2013年超载最大,2015年超载最小,说明大同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超载现象在改善.运用此方法进行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在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中更为科学和合理,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生态文明,为建立社会、经济、生态和谐的人地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