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技术 >园林景观 >公园景观 > 基于RS与GIS的旗山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迁分析
基于RS与GIS的旗山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迁分析

基于RS与GIS的旗山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迁分析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7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1-04-27
  • 简介
  • pdf
  • 1.1MB
  • 页数 10P
  • 阅读 77
  • 下载 31
基于野外调查,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福建省旗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解译了研究区1996年、2002年、2010年、2015年4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运用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对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迁进行量化分析,探讨了海拔、 坡度和坡向等自然因素及产业产值、 人口数量和人均支配收入等人文因素对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96—2015年,竹类面积急剧减少后呈现上下波动趋势,混交林面积大幅度增加后缓慢减少,建设用地面积缓慢减少后逐渐增加,阔叶林面积急剧减少后趋于稳定,针叶林面积缓慢减少后逐渐增长;阔叶林、 针叶林、 竹林和建设用地主要向混交林转化,而混交林主要向阔叶林转化.1996—2015年间混交林和竹类斑块波动较大,竹类及针叶林受人为影响最大,导致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斑块数量波动较大,生态脆弱,破碎化程度先减小增加;其他景观类型连通性降低,形状趋于复杂,受干扰程度低;旗山森林公园整体景观格局破碎程度先增加后减少,多样性减少后逐渐趋于稳定,聚集性有所增强,呈聚集发展趋势.人文因素是森林景观斑块面积变化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人口数量、 地区总产值等因素影响显著;而在20年时间序列内,海拔、坡度、 坡向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对森林景观斑块面积变化影响较小.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