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造价学术 >造价其他资料 > 轧后冷却工艺对高强度汽车发动机裂解连杆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轧后冷却工艺对高强度汽车发动机裂解连杆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轧后冷却工艺对高强度汽车发动机裂解连杆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7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1-04-27
  • 简介
  • pdf
  • 1.6MB
  • 页数 6P
  • 阅读 79
  • 下载 30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轧后冷却工艺对高强度汽车发动机裂解连杆用微合金非调质中碳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轧后冷却速度有利于钢中珠光体比例的增加,降低铁素体晶粒尺寸和减少珠光体片层间距;钢中的第二相沉淀析出相主要是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中的(V,Ti)(C,N)复合相,粒度在30~170 nm,随着轧后冷却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其屈服强度随轧后冷却速度的增加而提高,在高的冷却速度下,其屈服强度达到770 MPa,其中析出相对屈服强度的贡献达到174 MPa。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