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造价学术 >造价其他资料 > 云南石林石柱表面水平凹槽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云南石林石柱表面水平凹槽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云南石林石柱表面水平凹槽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6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1-04-27
  • 简介
  • pdf
  • 1.5MB
  • 页数 7P
  • 阅读 104
  • 下载 23
以云南石林5 m以上石柱侧面的水平凹槽遗迹为研究对象,测量不同地形部位和不同海拔上的石柱高度、宽度,石柱地面高程、经纬度,石柱上土蚀凹槽层数、各层凹槽距地面的高度。统计表明:石柱上的水平凹槽遗迹有土蚀和水蚀作用形成的两种,水蚀凹槽长度平均1.77 m,长于土蚀凹槽(1.33 m);水蚀凹槽深度平均0.45 m,比土蚀凹槽(0.40 m)深;水蚀凹槽宽度平均0.25 m,小于土蚀凹槽(1.13 m)。调查点不同地形部位(溶蚀洼地底部、洼地斜坡、溶丘顶部)的石柱高度分别是14.00 m、12.3 m和11.30 m,平均高度12.53 m;不同地形部位石柱上的土蚀凹槽层数分别是5.0层、4.9层和4.7层,平均4.95层;石柱上第一至第三层土蚀凹槽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2.00 m、4.09 m和6.20 m。经检验:土蚀凹槽的长、宽、深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水蚀凹槽特征(长、宽、深)与海拔高度无相关性,两凹槽宽度有显著差异;不同地形部位石柱高度、凹槽层数及层高差异不显著,说明在石林发育演化过程中没有强烈的褶皱运动和差异性掀斜性升降活动,整体处于相对一致的构造环境中,岩溶作用均匀。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