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造价学术 >造价其他资料 > 南海琼东南盆地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反映的甲烷微渗漏作用
南海琼东南盆地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反映的甲烷微渗漏作用

南海琼东南盆地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反映的甲烷微渗漏作用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6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1-04-28
  • 简介
  • pdf
  • 1000KB
  • 页数 8P
  • 阅读 71
  • 下载 27
研究所用样品由"海洋四号"船于2005年8月在三亚市SEE方向约150 km处采取。XRD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样品普遍存在自生碳酸盐、硫酸盐和草莓状(framboidal)黄铁矿。自生矿物组合和显微结构特征与冷泉沉积物类似,属微生物成因。孔隙水中Mg~(2+)、Ca~(2+)和硫酸根的浓度均有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说明这些组分在成因过程中被消耗。成岩反应过程中的溶解二氧化碳可能来自甲烷的厌氧氧化。样品中硫酸根的消耗主要和硫酸盐矿物沉淀有关,而非硫酸根还原。这意味着造成沉积物中黄铁矿大量沉淀的还原态硫并非来自采样深度,它和甲烷及Ba~(2+)一样,均来自地层更深处。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