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 2021-04-28
- 简介
pdf
- 455KB
- 页数 4P
- 阅读 79
- 下载 33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而受到广泛关注。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栾树在3种污染水平下对土壤中PAHs的去除效果与修复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7.35~46.23 mg.kg-1),种植栾树1 a后,PAHs降解率为60.69%~75.14%;比对照(无植物处理)PAHs降解率平均提高了22.96%,且以L2污染水平下降解率最大。栾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与累积土壤中PAHs,且累积量与土壤PAHs的添加浓度呈正相关,根部PAHs累积量大于干叶部。修复机制反映出植物-微生物间的交互作用、微生物降解是修复土壤PAHs的主要途径。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相关推荐
栾树对土壤多环芳烃修复机制初探 455KB
栾树幼苗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富集及再分配 2.0MB
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修复目标研究程序与方法——以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再利用工程为例 1.0MB
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中多环芳烃测定方法研究 410KB
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中多环芳烃测定方法研究 178KB
黄山栾树黄山栾树 7KB
植物修复技术中有关土壤重金属活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178KB
抓紧治理土壤污染实施土壤修复工程 162KB
栾树、南栾和北栾的区别 84KB
锰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对栾树和杜英光合作用的影响 42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