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 2021-04-28
- 简介
pdf
- 2.9MB
- 页数 19P
- 阅读 87
- 下载 21
西秦岭北部江里沟、阿夷山、德乌鲁、温泉和中川5个花岗质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体的岩性主体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属高钾钙碱系列,少数为钙碱系列;形成时代为264~216Ma。江里沟、阿夷山和中川岩体属弱过铝质花岗岩(ACNK>1.05),温泉岩体和德乌鲁岩体属准铝和弱过铝质花岗岩(ACNK=0.95~1.05);花岗岩具有埃达克岩(Sr>400×10-6,Yb<2×10-6)或喜马拉雅型花岗岩(Sr<400×10-6,Yb>2×10-6)的地球化学特征,或两者兼而有之。花岗岩浆起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源岩最有可能是古老的玄武质岩石。西秦岭北部存在埃达克岩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说明三叠纪时期存在陆陆碰撞或陆陆俯冲导致的地壳加厚,加厚的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以及部分熔融发生深度的不同,形成本区具有埃达克或喜马拉雅型地球化学特点的花岗岩侵入体。埃达克岩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对寻找金铜矿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相关推荐
西秦岭北缘花岗质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 2.9MB
西秦岭北缘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3.1MB
花岗岩构造岩浆组合 2.5MB
东准噶尔北缘两类花岗质岩石及其地质意义 1.8MB
麻山杂岩的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质岩浆活动 1.6MB
江西雅山花岗岩岩浆演化及其Ta-Nb富集机制 2.9MB
花岗质岩浆主要形成在地壳的哪个部位——花岗岩讨论(9)概要 148KB
花岗岩岩石成因与造山带构造演化 52KB
东秦岭铜山-天目山铝质A型花岗岩特征及构造意义 1.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