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造价学术 >造价其他资料 > 长江三峡工程地区构造变动发展及演化特征
长江三峡工程地区构造变动发展及演化特征

长江三峡工程地区构造变动发展及演化特征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4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1-08-06
  • 简介
  • pdf
  • 495KB
  • 页数 3P
  • 阅读 99
  • 下载 28
三峡工程位于杨子准地台中心稍偏北。区城构造基本特征是以黄陵断穹为核心,周围为一系列褶皱和断裂所环绕,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地区。扬子准地台经历了晋宁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较强构造变动。形成三大构造层。晋宁期形成结晶基底,转化为地台,构造变动主压应力为北北东向;加里东——印支期为本区城稳定发展阶段,地壳呈振荡式沉降为主,形成本区沉积盖层。至三迭末的印支运动,以黄陵地块为中心大面积基底隆起,结束本区海相沉积历史。燕山期为本区主要构造变动期,沉积盖层较强烈褶皱、断裂。受南北向挤压应力,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盖层滑脱褶皱。黄陵地块周边盖层受黄陵地块制约呈环状分布。本区城构造格架基本于此期定型。燕山晚期,本区主要受东北向拉张作用,逐步深陷形成较厚的红层沉积。喜山期构造应力场由拉张转为北东——南西向压缩。是继承性活动渐趋稳定减弱阶段。红层广泛轻微变形,喜山晚期新构造运动以区载性隆坳为主,差异活动减弱,并渐趋稳定。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