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 2021-08-06
- 简介
pdf
- 104KB
- 页数 4P
- 阅读 83
- 下载 25
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当代高等教育把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健全人的个性发展作为新时期人才培养重要目标,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本文通过对工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历史背景和高校的教育现状分析,从课程教学内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层次、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等方面,探讨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实践证明校企联盟的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特殊作用,对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相关推荐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 104KB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 104KB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与创新教育的探索 638KB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教学的导向探索研究 133KB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测控专业实践项目群建设 162KB
基于兵器学科专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106KB
基于“科学家与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76KB
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KB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Java教学模式 10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