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造价学术 >造价其他资料 > 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的思考
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的思考

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的思考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4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1-08-07
  • 简介
  • pdf
  • 2.0MB
  • 页数 6P
  • 阅读 101
  • 下载 35
在借鉴先行城市经验基础上,佛山形成了BOT+TOD+EPC模式并运用到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对该模式的3个子模式BOT、TOD、EPC的概念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该模式存在的操作性组合。在介绍佛山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特点后,对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从合作对象、操作层面进行深入思考,并从合作对象、合作协议、项目监管、投资收益、TOD开发、成本控制、项目公司组织构架等方面提出可选方案、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如:合作对象可以选择与大型基建、设备供应商等产业链企业合作,或与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合作协议应注意保护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项目监管应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职责,以及预防资金断链;地方政府对投资收益不作出承诺;TOD开发需实现土地和轨道项目联合招标;需控制建设资金以补充运营资金的不足;项目公司组织架构应平衡设计。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相信该模式的推广使用可以进一步推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