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造价学术 >造价其他资料 > 密度调控对香樟人工林林木生长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密度调控对香樟人工林林木生长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密度调控对香樟人工林林木生长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7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1-09-11
  • 简介
  • pdf
  • 400KB
  • 页数 6P
  • 阅读 77
  • 下载 20
上海城郊人工林普遍存在林分密度高、林相结构简单、个体生长分化严重等现象,合理调控森林的密度结构成为城市森林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宝山区建植于2001年、初植密度为4 600株·hm-2的香樟人工林为对象,在生长3a后将林分密度分别调控为1 000株·hm-2(P1)、1 300株·hm-2(P2)和1 600株·hm-2(P3)的3个不同样地,于2012年各设置1个50m×50m典型样地,细分成4个25m×25m样方,调查测定林木的测树因子、空间结构和树芯结构,分析林木生长过程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林木枯死率升高,林木分化程度增强;P1、P2、P3样方个体最大径级分别达25.7、28.6cm和23.9cm,变异系数分别为0.11、0.13和0.17。在4~25m空间尺度上,P1、P2样方个体呈随机分布,P3样方个体呈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交替现象。各龄级林木胸径生长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密度越高林木径向生长量越小,而现存生物量以P2样方最高,达17 392.21kg·hm-2。因此,上海地区10a左右的香樟幼林合理密度约为1 300株·hm-2,采用动态密度管理机制,使林分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