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造价学术 >造价其他资料 > 不同林分密度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为例

不同林分密度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为例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5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0-12-27
  • 简介
  • pdf
  • 901KB
  • 页数 4P
  • 阅读 53
  • 下载 35
[目的]探讨了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森林经营模式提供指导建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北土石山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林分密度(1 058、1 444、1 746株/hm~2)样地,采集27个土壤剖面数据,测定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及粒径组成等。[结果]不同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粒径组成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植被密度的增大,土壤容重增大,低中高三个林分密度(1 058、1 444和1 746株/hm~2)的土壤容重值分别为(1.044±0.374)、(1.08±0.114)和(1.184±0.226 g/cm~3)。随着植被密度的增大,土壤砂砾含量减小,而粉粒和黏粒含量均呈增大趋势,在1 058和1 444株/hm~2的样地上砂砾含量分别为44.13%、35.47%,粉粒含量分别为9.94%、10.52%,黏粒含量分别为45.93%、54.01%。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随着植被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低中高三个密度对应土壤总孔隙度分别为54.75%、57.27%和60.98%,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α<0.05),低中高三个密度对应毛管孔隙度分别为51.20%、53.72%和57.75%。除受植被影响外,非毛管孔隙度还受石砾含量、石砾大小、土壤厚度(表层距基岩深度)的影响,因此非毛管孔隙度的变化规律较复杂。[结论]华北土石山区的油松人工林在植被密度为1 444株/hm~2时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是值得推广的森林经营模式。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