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造价学术 >造价其他资料 > 四川手工棉纺织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川手工棉纺织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8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0-12-27
  • 简介
  • pdf
  • 331KB
  • 页数 3P
  • 阅读 82
  • 下载 28
建国前,四川手工棉纺织业基本有三种形式。一种作为农村家庭副业,以一家农户为生产单位,自纺自织或单纺单织。其产品除供家庭使用外,也在市场出售,以弥补生活的不足。一种是城镇手工业织户,习称机房。这些机房是小作坊主或独立手工业者。他们靠家庭成员或雇用少数工匠,从事小商品生产以维持生活。一种是手工业织布工场。一般的都有织机二三十台以上,雇有劳动力几十人;个别的织机达二三百台,雇用职工数百人,实行专业化分工,已初具工厂规模。除上述三种基本形式外,在抗日战争时期,农本局福生庄在江津等川东北地区,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手纺团"和"手织团"。但在1944年前后,因原料供应不足,加之实行的是花纱布交换,中间获利甚微,折算成的工资极其低廉而解体。战时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四川省工业合作管理委员会推动全川各县成立的纺纱、织布合作社,在恶性通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