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造价学术 >造价其他资料 > 磨玻璃影肺癌CT特征对病理诊断的价值
磨玻璃影肺癌CT特征对病理诊断的价值

磨玻璃影肺癌CT特征对病理诊断的价值

原价 100 积分

促销价 50 评分 4.4 积分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 举报联系客服处理。
报错
  • 详情
  • 2021-09-19
  • 简介
  • pdf
  • 158KB
  • 页数 未知
  • 阅读 78
  • 下载 35
目的:探讨磨玻璃影肺癌CT特征对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共计45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5例患者平均年龄(50.8±12.9)岁,其中男性26人,女性14人。进行高分辨率CT及增强扫描,根据结节内磨玻璃样成分分为I型(纯磨玻璃密度),II型(混合磨玻璃密度),III型(局限磨玻璃密度)。并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I型:手术后病理标本16例均是细支气管肺泡癌。II型:手术后病理标本18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余下分别为2例腺癌、4例鳞癌.III型:手术后病理标本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2例腺癌、2例鳞癌。结论:我们认为磨玻璃影比例的多少与细支气管肺泡癌密切相关,磨玻璃影比例越高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可能越大,肿瘤倍增时间越久。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