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 2021-09-20
- 简介
pdf
- 158KB
- 页数 5P
- 阅读 97
- 下载 39
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掺铒(掺杂浓度10^20/cm^3)的二氧化硅玻璃。在室温下可产生1.54μm波长的红外荧光。实验结果表明:荧光强度随掺杂浓度的不同而改变,并在0.5W%的掺杂浓度下出现最大值。当温度从4K升至300K时,荧光强度下降了74%。通过FT-IR和EXAFS检测,Er离子与O组成了配位数为8或9的配位结构。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相关推荐
掺Er凝胶玻璃中Er离子发光性质的研究 117KB
掺Er凝胶玻璃中Er离子发光性质的研究 158KB
Er:YAG激光照射对牙釉质与玻璃离子粘接的影响 281KB
一种Er~(3+)/Yb~(3+)共掺锗碲铋钾玻璃的光谱性质 802KB
气凝胶玻璃 778KB
SiO_2凝胶玻璃中Eu(Ⅲ)和Tb(Ⅲ)芳香羧酸配合物原位合成及其荧光性质 184KB
基质对Tb~(3+)单掺荧光玻璃发光性质的影响 2.9MB
原位合成配合物Eu(DBM)_3·2H_2O在凝胶玻璃基质中的发光性能 298KB
光固化玻璃离子粘接托槽的护理 95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