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 2021-09-22
- 简介
pdf
- 178KB
- 页数 6P
- 阅读 69
- 下载 21
根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通过紫罗兰酮与(取代)苯甲醛反应合成了紫罗兰酮基双查尔酮,然后经与氨基硫脲缩合得到一系列未见报道的新型含紫罗兰酮、查尔酮及氨基硫脲3种优势结构单元的杂化体,它们的化学结构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及质谱(MS)等测试技术所证实. 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初步测定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乳腺癌细胞(MCF-7),肝癌细胞(HepG2),肺癌细胞(A549)),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化合物展现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 尤其是化合物3a与3b对MCF-7细胞展现较强的抗增殖活性,半数致死量(IC50)值分别为10.83和7.62 μmol/L,化合物3e对A549细胞显示一定的增殖抑制活性效果(IC50值为13.36 μmol/L),化合物3f对HepG2细胞表现了高效的抗增殖活性(IC50值为8.55 μmol/L). 目标物的抗增殖活性与紫罗兰酮结构及查尔酮环上不同电子效应的取代基有关.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相关推荐
新型紫罗兰酮基双查尔酮缩氨基硫脲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178KB
紫罗兰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 1.2MB
山茶花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270KB
玻璃珠表面修饰氨基的新型固相合成载体的制备 250KB
响应面法优化丙酮缩甘油合成工艺的研究 313KB
沪穗“海上铁路”变通途——长柳、紫罗兰轮首航纪实 198KB
九里香醇提物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112KB
间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酯)合成工艺的改进 463KB
五色梅总黄酮含量测定与自由基清除活性分析 28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