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详情
- 2020-12-27
- 简介
pdf
- 1.4MB
- 页数 4P
- 阅读 59
- 下载 28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中间产品是主要的贸易对象,研究分工地位的传统方法将不再适用.本文借鉴了Koopman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欧盟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 I O D),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0个经济体1995-2011年制造业价值链参与程度指数和国际分工地位指数,并进行跨国跨行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价值链参与程度国别差异较大;中国制造业整体的国际分工地位仍处于较低的位置,有被"锁定"的风险;国际分工地位较高的主要是资源密集型行业;高技术行业的分工地位指数为负,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
对不起,您暂无在线预览权限,如需浏览请
立即登录热门商品
相关推荐
基于增加值贸易的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 2.2MB
中国制造业的 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 —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 1.4MB
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与产业升级分析——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 1.1MB
中韩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衡量——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 719KB
基于GVC指数的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研究 512KB
基于增加值贸易的中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探讨 532KB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 569KB
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产业价值链分析 691KB